CCCI未来教育|对标产业发展,看中国大学专业更新与未来人才培养趋势
UFEI大学未来教育指数报告系列(一)
专业迭代率
对标产业发展,看中国大学专业更新与未来人才培养趋势
一、专业迭代率,未来人才培养的风向标
大学未来教育指数(University Future Education Index)之专业迭代率指标,旨于通过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更新改革,反映大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,以及适应未来产业变革和人才需求而进行教育改革的力度与深度。
UFEI专业迭代率指标,通过新增审批专业[1]、新增备案专业[1]、以及撤销专业三个维度,赋予不同程度影响力权重(即1.5:1:0.5),反映样本大学的专业更新率。
[1]新增审批专业:是指高校开设尚未列入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》的专业,需经教育部审批。
[2] 新增备案专业:是指高校开设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》的既存专业,需报教育部备案。
二、行业特色明显高校,专业更新程度高,呈现行业多元融合人才培养趋势
从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9年高校新增和撤销本科专业的情况来看,985、211、“双一流”大学中,95所高校进行专业调整,其中专业迭代率最高的前十所大学分别是:1北京体育大学、2中国传媒大学、3云南大学、4天津大学、5电子科技大学、6哈尔滨工业大学、7山东大学、8吉林大学、9北京外国语大学、10上海体育学院。
UFEI大学未来教育指数之专业迭代率指标排序
(985、211、“双一流”大学)
北京体育大学名列专业迭代率指标排名第一位。2019年北京体育大学新增备案10个专业,包括5个小语种专业、生物医学工程、播音与主持艺术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,冰雪运动、舞蹈学;新增审批1个专业,即智能体育工程专业。
中国传媒大学位居专业迭代率指标排名第二位。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新增备案3个专业,分别是漫画、大数据管理与应用、智能科学与技术;新增审批1个专业,即国际新闻与传播;撤销15个专业,包括10个语言类专业、贸易经济、公共事业管理、教育技术学、数学与应用数学、电子科学与技术。
云南大学的专业迭代率指标排名第三。2019年云南大学新增备案智能科学与技术、舞蹈学、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;新增审批网络空间安全1个专业;撤销电子商务、应用电子技术教育、网络工程、财务会计教育、保险学等14个专业。
从2019年大学专业新增与撤销调整情况来看,本科专业改革与迭代升级呈现出以下趋势:
一是行业特色专业的强化与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相结合。如北京体育大学的冰雪运动专业,与冬奥会及冰雪运动兴起的发展机遇;中国传媒大学的漫画专业,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。
二是传统专业升级与科技变革形成专业融合。如北京体育大学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和智能体育工程专业,培养大体育产业形式下与健康产业、智能装备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。
三是传统专业升级与大类整合,破除专业壁垒。如中国传媒大学撤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而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、撤销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而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、撤销10个小语种专业而开设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。又如云南大学撤销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,而开设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,撤销网络工程专业和信息安全专业,而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;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,而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。
三、专业迭代,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储备人才
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,人才则是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。从2019年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更新迭代来看,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、生物产业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、数字创意产业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,是2019年新增备案和新增审批专业的重点方向。全国196所大学新增备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、101所大学新增备案机器人工程、96所大学新增备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、25所大学新增备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、21所大学新增备案互联网金融专业,另外,35所大学新增审批人工智能专业。
在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人才培养方面,全国50所大学新增备案智能制造工程专业、44所大学新增备案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、8所大学新增备案飞行器制造工程相关专业、7所大学新增备案海洋技术相关专业,另外哈尔滨工程大学新增审批海洋机器人专业。
在生物产业方面,全国有31所大学新增备案了生物制药、生物科学、生物医学科学、生物医学工程、生物信息学、应用生物科学、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。
面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人才培养,全国有73所大学新新增备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、农业资源与环境、环境科学与工程、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、环境生态工程等相关专业,辽宁工业大学新增审批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。
面向数字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,全国有79所大学新增备案数字媒体技术、数字出版、网络与新媒体、新媒体艺术等相关专业。
在现代工业发达的德国,在应对工业4.0产业升级过程中,同样面临人才短缺问题。据CHIII汉诺威工业智造指数显示,德国在数学、信息学、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人才缺口超过33万人。
“中国制造2025”,也需要人才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到2025年,中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人才需求将达到2000万,缺口将达到950万人;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的人才需求将达到900万,缺口将达到450万人;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人才需求将达到120万,缺口接近85.8%,约103万人;在新材料领域的人才需求将达到1000万,缺口将达到400万人……
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成长和庞大的产业规模,需要大量未来人才支撑,而较之市场需求形成的人才缺口,对大学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,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航标。
转自:CRI国际在线|国广教育频道·未来教育指数
(UFEI大学未来教育指数官方发布平台)